日常生活中,”好意施惠”行为屡见不鲜,如无偿搭载、帮忙搬运等。若施惠过程中致人受伤,好意并非免责金牌,施惠人仍需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责任。施惠人虽无法定义务,但需以”谨慎普通人”标准预见风险并采取安全措施。例如:无偿载人需确保车辆安全,帮忙搬运需评估物品重量及环境风险。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需对潜在风险保持警惕,主动配合安全措施。若因自身疏忽加重损害,可依法减轻施惠人责任。案例:张某无偿帮邻居搬运家具时,因未固定柜门导致邻居被划伤。法院认定:张某未采取必要防护措施,承担60%责任;邻居未提醒柜门隐患,自担40%责任。施惠人:事前告知风险,采取防护措施(如系安全带、佩戴手套)受惠人:主动提示特殊风险,避免完全依赖他人保护。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,应当承担侵权责任。好意施惠不改变过错责任本质,但可酌情减轻赔偿。
文章来源于:上海律师网https://www.shanghailushi.com/
遇到法律难题?上海法律咨询 找律师红姐:173172130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