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上海法律咨询服务网站

员工签"自愿放弃社保"承诺书,公司能免责吗?滞纳金谁来承担? 上海律师红姐深度解析

真实案例:承诺书成”废纸”,公司吞下滞纳金苦果

2020年5月,崔某入职某公司。2021年9月,公司为”节约成本”与崔某协商,要求其签署承诺书,同意不缴纳社保。崔某签字后,公司每月或许给了少量补贴,但这点”甜头”与法律风险相比微不足道。2023年,崔某向人社局投诉,公司被迫补缴社保费9000余元,并额外承担滞纳金8000余元。公司心有不甘,起诉要求崔某赔偿这笔”损失”,结果被法院当庭驳回。

法院明确指出: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,不属于劳资双方可以协商约定的事项。即便员工白纸黑字写下承诺,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,该承诺自始无效。滞纳金是社保经办机构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惩罚性措施,责任主体只能是公司,与员工无关。

这个案例绝非孤例。2025年9月,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的一起类似案件中,保安公司要求员工签署自愿放弃社保承诺,每月补贴200元。员工离职后要求补缴,公司不仅补缴了社保,还支付了近4万元滞纳金。公司起诉员工赔偿,同样被法院驳回。判决生效后,员工只需返还已领取的补贴1万余元,而高昂的滞纳金全部由公司承担。

律师红姐必须明确指出:放弃社保承诺无效,这不是2025年的新规,而是法律一以贯之的强制性要求。很多人误以为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(二)》今年9月1日施行后才”强制社保”,这是对法律的误读。
实际上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第七十二条早已明确规定:”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,缴纳社会保险费。”这里的”必须”二字,就是法律强制性的直接体现。社保制度是国家建立的社会安全网,涉及公共利益,绝非个人可以处分的私权。
这里有个关键的法律逻辑:法定义务不能通过约定免除。就像不能约定不交税、不能约定不遵守交通法规一样,社保缴纳义务是公法义务,不会因私法约定而消灭。用人单位试图通过”协商””承诺”等方式转嫁法定责任,本质上是对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规避,法律当然不会支持。

合规之道:企业如何规避风险?

作为服务过数百家企业的上海劳动法律师,律师红姐建议用人单位从源头杜绝风险:

1无论员工如何要求,坚持为所有员工缴纳社保,这是成本最低的选择。短期”节约”的社保费,可能换来数倍滞纳金和经济补偿金。

2不要在工资中单独列明”社保补贴”,这会被认定为规避法定责任。若员工坚持不缴,应明确告知违法风险,并保留已履行告知义务的证据。

上海律师红姐在实务中反复向企业客户强调:合规是最好的成本控制。欠缴社保的滞纳金、经济补偿金、行政处罚,乃至企业信用受损,这些隐性成本远超正常参保费用。而对劳动者来说,社保是安身立命之本,切莫因小失大,主动放弃自己的法定权利。

若您正面临类似困扰,可联系律师红组:173 172 13012。

赞(1) 打赏
文章名称:《员工签"自愿放弃社保"承诺书,公司能免责吗?滞纳金谁来承担?》
文章来源上海律师网https://www.shanghailushi.com/1893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系上海律师红姐团队原创成果,仅供个人学习交流之用。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;未经书面授权,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使用。违者须自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
分享到

遇到法律难题?找律师红姐

无论您正面临何种法律困境,律师红姐团队都愿意成为您坚实的后盾,以最专业的态度,力求为客户争取最大的权益,为您排忧解难,守护您的合法权益。如果您有任何法律方面的疑问或需要法律援助,欢迎随时联系我们!

律师说法联系律师

觉得有用就打赏红姐

非常感谢您的慷慨与支持,您的每一次打赏,都是对红姐团队专业付出的认可,也是对红姐团队继续为大家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鼓励!

微信扫一扫

支付宝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