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,浙江一位领取养老金的李阿姨在工厂压胶作业时右手被机器压伤,构成十级伤残。当她向用工单位索赔误工费时,对方却称:“您都领退休金了,哪来的误工损失?”法院最终判决:用人单位赔偿李阿姨误工费、伤残赔偿金等13万余元!
这个案例揭开了一个普遍误区——达到退休年龄并领取养老金,绝不等于丧失主张误工费的权利。上海律师红姐结合最新司法实践,为您解析“银发劳动者”维权的法律路径。
一、为什么养老金不阻碍误工费索赔?
法律核心:赔偿的是“实际收入损失”而非年龄
《民法典》明确规定,侵权导致的“因误工减少的收入”应获赔偿。最高法司法解释进一步强调:误工费认定只看是否造成实际收入减少,与是否退休无关
上海律师红姐提示:退休金是社会保障待遇,与劳动报酬性质不同。若退休后通过劳务获得收入,该部分损失依法应予赔偿。
政策导向:国家鼓励“老有所为”
2024年《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决定》明确要求“保障大龄劳动者权益”,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规定更明文保护老年人劳动所得,这意味着法律承认退休人员的持续劳动价值。
二,胜诉关键:如何证明“实际劳动收入”?
法院支持误工费的前提是充分举证。上海律师红姐团队总结三类有效证据,书面凭证(工资转账记录)、劳务合同,第三方证明(企业盖章的收入证明、证人证言),行业收入标准(无固定收入者参照当地行业平均工资)
三、用工单位为何难逃赔偿责任?
“安全保障义务”是法定义务
即便未签订书面合同,只要形成事实劳务关系,用人单位即负有安全管理责任。前文李阿姨案中,法院明确指出:“用人单位的安全保障义务高于劳动者自身注意义务”,故企业承担70%责任,拒赔的违法成本更高。
若企业未为超龄员工投保(如山东允许70岁以下参保),一旦发生事故,需自行承担全部赔偿责任。此前某超市因未检修梯子致退休员工摔伤,被判赔近7万元。
四、维权指南:银发劳动者必做3件事
签约明责:务必签订书面劳务协议,明确工作内容、报酬及风险责任(如《山东省超龄人员工伤保险办法》)。参保存证:督促企业按地方政策投保(如上海灵活就业险),或自行购买意外险。事故后3步取证:立即拍摄现场照片、保存医疗记录,向用工方书面告知事故情况。上海律师红姐团队已帮助几十名退休人员成功索赔误工费,最高单案获赔15.6万元。我们强调:年龄绝非维权壁垒,法律永远尊重劳动价值!结语退休不是劳动的终点,更不是权利的终点。当“银发劳动者”用经验与汗水继续创造价值时,法律必将为这份付出撑起保护伞。正如法官在典型案例中所言:“退休金保障养老,劳动所得同样神圣”。
如果您或家人正遭遇类似纠纷,请牢记:证据链完整 + 法律依据清晰 + 专业律师介入 = 赔偿权益落地。
温馨提示:若您正面临类似困扰,可联系律师红组:173 172 13012。